陀螺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陀螺厂家
热门搜索:
行业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行业资讯

沈阳80后青年一年时间为300名老兵拍军礼照【消息】

发布时间:2020-09-16 04:10:33 阅读: 来源:陀螺厂家

《敬礼,中国老兵!》

据有关资料显示,我国目前健在的老兵十分有限,而且都已经进入暮年。

有多少人能想起他们,有多少人还能去关爱他们?请看沈阳一位80后的“军礼计划”。

老兵,是优秀的群体,老兵的传奇是精神瑰宝。我们沈阳有位青年,在一年前将镜头瞄准了老兵。

高磊,出生于1982年。曾经就读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。后来,他下海经商。

十几年前,他仅仅是个生意人。赚钱,不遗余力;花钱,畅快淋漓。他可以为赚100元吃尽辛苦,也可以为买一把茶壶轻松花掉几万元。就是这个青年,从2016年开始,突然发生了重大转变。他放弃旧有的生活,全力以赴为垂暮之年的老兵们提供服务。

高磊背起相机,拜访几百名老兵,拍摄了300名老兵敬礼的照片,从中节选了104名,合成制作了一幅照片,取名《敬礼,中国老兵》。照片里有红军、八路军、新四军、志愿军、解放军的战斗英雄及和平年代为国防事业奋斗的模范典型。他们参加过两万五千里长征、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、抗美援朝、抗美援越、中印自卫反击战、珍宝岛保卫战、对越自卫反击战……

高磊与老兵合影

高磊生意场上昔日的小伙伴,都愣了。

“高磊到底怎么了?”

爸爸拉他去抗美援朝烈士陵园

2015年8月,高磊的果蔬店倒闭关张,十几年忙忙碌碌,他决定喘口气儿之后,再另寻项目。

爸爸高建明是位退役老军人,多年来,一直致力于国防教育,他看到儿子这个状态,心里着急,决定现身说法。

2016年清明节的前一天,爸爸对他说,“反正你也是闲着,明天陪我去趟烈士陵园吧。”

烈士陵园,这个只有在学生时代清明扫墓才去的地方,现在,要去那里干吗呢?高磊是生意人,他时刻想的是经营。高磊说:“我不去,上那儿有啥项目啊?”爸爸说:“我最近腿病犯了,走路费劲,你开车带我跑一趟吧。”

“那行吧。”高磊犹豫了一下,挂断了电话,又睡了起来。

父亲高建明,从部队退休后,一直在公益团体发挥余热。清明节这天,他又要组织社会各界人士去祭扫烈士墓。

第二天,父子俩驱车前往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。一路上,高磊只是开车,他觉得没有什么话与爸爸说。他只是陪着老爸而已,也暗暗觉得爸爸有些可笑。

到了烈士陵园,高建明一瘸一拐地忙这忙那,一上午下来,满身大汗,高磊看着有些心疼。

“差不多得了,弄这玩意儿有啥用啊,能挣钱啊?”

“快了,快了,马上就完事儿。”

父亲没与儿子争辩,他觉得现在无法说服儿子。

三位老兵的精神唤醒梦中的小老板

可是,在现场,一位老兵义务讲解员的讲解,给高磊留下深深的印象。

老人是李维波,原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,1950年入朝参战,5次立功,荣获朝鲜军功章一枚。李老今年87岁了,从烈士陵园建成那天开始,就经常到战友们墓前去追思。

高磊愣愣地看着李老,李老说:“昨天的事情我都会忘,但60年前的事情,我忘不了……现在生活这么好,可是越好的生活,我越想念战友啊!”

李老忘不掉那段峥嵘岁月,也不想让儿孙们忘却那些共和国的英雄。于是,在他80岁那年做了一个决定,要用余生再为牺牲的战友们做点事儿。经过商议,他与老战友马世勋定下一条约定,每年利用清明前后半个月的时间,到烈士陵园做义务讲解员。

两位老人住在沈阳南部地区,在每年做义务讲解的那10多天里,他俩起早坐公交加步行,才能来到位于沈阳北部的抗美援朝烈士陵园。到了那里,一讲差不多就是一个整天。

高磊的内心发生变化,他也做了一个决定:从2016年清明起,他开车义务接送两位老英雄。

2017年春季的一天,父亲和几个人说起一位老兵靠捡破烂搞国防教育的事儿,在一旁抽烟的高磊听得是津津有味儿。他想,真有这样的事儿吗?

在父亲的带领下,高磊来到了位于沈阳东郊一个叫旧站的小村庄,去见“破烂儿孙”。

“破烂儿孙”,本名孙德山,1949年入伍,在朝鲜战场战斗2年9个月。

7年来,孙德山把在各个工地上捡来的土砖用黄泥堆砌成墙,用破木头、塑料布加旧铁皮撑起的顶棚,用商场丢弃的柜台做展台,硬是搞起了一个国防教育纪念馆。就是这么个地方,至今已接待了上万名参观者。

孙德山自己居住的环境,比纪念馆还要差,因为他把多年积攒的8万元积蓄全部投到了场馆建设上。高磊想,这老头儿有点儿怪啊,他图什么啊?采访当中,他得知这起源于老人一段尴尬的遭遇。

2010年清明,孙老去烈士陵园扫墓回来。在公交车上,一名青年见他胸前挂满荣誉勋章,就笑着调侃道:“您这一身勋章在哪买的?”引来周围乘客一片指责。孙德山说:“年轻人,不是什么都可以花钱买的。”

孙德山回到家后,想了一夜,最后他决定建国防教育纪念馆,他要用余生去再现那段不可磨灭的经历,他要告诉人们那些不能忘记的英雄。

这位80多岁的老人,每天都在废墟上挥动着16磅重的铁锤,就为弄点儿破钢筋卖几十块钱。日积月累,腰包儿渐渐鼓了起来,可每天回家,他依然和老伴儿吃着“乞丐餐”。建纪念馆用的东西基本靠捡,能捡来的,绝不花钱买,实在捡不到,就挥大锤挣钱……“破烂儿孙”就这样连捡带锤的坚持了7年,终于“捡”出了一个纪念馆。

因为建馆用的材料参差不齐,遇到雨雪等极端天气,房屋难免受损,孙老只能靠砸钢筋筹集维修费用。但就是这么艰难,他依然没觉得苦,“不就是抡大锤嘛,我有劲儿,卖点儿是点儿,纪念馆不能倒啊。”高磊听了,感受到了这代人心中的信念。

高磊决定发动募捐帮助孙老。于是,他开始不厌其烦地向各路媒体求助。

3个多月后,初春的清晨,高磊终于将一条喜讯送到孙老那边—— “采访团来啦!腾讯网的!在家等着,我这就带他们过去!”

孙老的纪念馆热闹起来,摄像机、照相机、无人机、录音笔,“长枪短炮”一齐瞄向孙老和他的“纪念馆”……几天后,孙德山成功登上了“腾讯大辽网”“腾讯公益”首页,当天就突破了百万点击率,善款也如雨后春笋般接踵而至,仅7天就已突破5万元。

孙老的好多实际困难,因此得到了解决。

也就是从那时起,高磊终于找到了他的“新项目”——全力帮助革命老兵。

行走千万里,为老兵拍下珍贵的照片

高磊结识的这些老英雄,在战争年代很难留下过多影像,有的甚至连一张穿军装的相片都没拍过。晚年生活一般比较贫困,他们也没心思没条件拍照片。

高磊替这些老兵感到遗憾。他从一些资料了解到,在全国范围内,在世的老兵已经为数不多,他们虽然年事已高,但好多人仍在利用余热为社会服务。

高磊觉得自己没有能力为这些老兵树碑立传,但他制定了一个“军礼计划”——就是走遍中国,为健在的老军人们拍摄“军礼照”,留住他们历经炮火硝烟后的英雄形象。

2017年11月,高磊从家乡启程,开始他的宏伟拍摄。

11月11日,高磊来到鞍山拍摄老红军余新元。

余新元老人,1923年11月出生,这年94岁。因战功,参加了“9.3”阅兵。1936年赶着地主家的200只羊参加了红军,是红一师回民连中最小的“红小鬼”。他先后参加过山城堡、平型关、百团大战、狼牙山反扫荡、热河、锦州等战役战斗,多次负伤,荣立战功7次。当年,就是他将雷锋送入部队,成为一个伟大的战士。

自1981年6月10日离休那天,余老给自己立下了一个庄严的承诺:要用余生干好一件事——学雷锋。从那时到现在,他每天都坚持看书看报,宣传雷锋精神,传承红色基因。2009年至2012年,余新元先后做过两次癌症手术,但他并没有撤离岗位,一如既往地工作在报告席上。据不完全统计,离休36年以来,他做报告多达4300多场,听众达400万人。余老授课有一条硬性规定: 所有讲授全部公益,分文不取。

高磊问他: “这么做,您到底为什么?”余老说:“我的战友死了502个人。我还活着,他们什么也没得到,我什么都有。我要告诉后人们那段历史。”

当高磊提出要为余老拍敬礼照片时,余老欣然接受,并且特意换上了“9.3”阅兵时参阅的军装。这也是高磊拍摄的第一位老红军。

2017年11月16日,在丹东金山镇,高磊慕名拜访大名鼎鼎的抗美援朝一等功臣、曾受到毛主席接见的英雄——孙景坤。

推门进屋,一见面,高磊就惊呆了。95岁的孙景坤清瘦干枯、满面皱褶,有些佝偻地坐在炕上,无论如何与堂堂的大英雄联系不到一起。

孙景坤,1947年带头参军入伍,先后转战辽沈、平津,一直打到海南岛。抗美援朝时,他新婚不到7天,听说战争打响,他丢下新婚的媳妇,就上了战场。赴朝三年,他打过大大小小几十仗,最惨烈的莫过于上甘岭一役。敌我双方先后动用兵力10万余人,反复争夺43天,上甘岭的上空,几乎每天都是硝烟缭绕,阴云密布。随手抓起一把沙土,就有一半是铁屑、弹片。

当时,谁能送进坑道一个苹果,就给谁记二等功。然而,要送上去的可能性非常小,要过敌人十几道火力封锁线,每走一步,都可能流血牺牲。

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,孙景坤临危受命,带领9名战士,把10箱弹药送到阵地上去。当时,已有8批战友牺牲在运送补给的路上。可是,他现在接到的是军令。“上!”孙景坤手一挥,10个人扛起弹药箱就向阵地摸过去。他们一面躲避着敌人的狂轰滥炸,一面艰难地向前移动。恰好敌人一轮进攻刚刚结束,孙景坤瞅准敌人施放烟雾的绝好机会,带领战士们一鼓作气冲上山头。孙景坤看到,山上整整一个加强连,打得只剩下了4个人。他立即安排战士们各就各位,他一人只身守卫在敌人进攻最猛烈的位置。他们打退了敌人6次进攻,仅在孙景坤面前,就有20多具敌人的尸体。阵地牢牢地守住了。

战后,孙景坤荣立一等功,并作为志愿军英模代表团的一员赶赴北京,接受毛主席接见。

听着孙景坤讲的故事,高磊傻傻地一句话也说不出来。

当高磊提出要为孙景坤拍摄敬礼照片时,老人十分激动,他从土炕上起来,穿上挂满军功章的志愿军军装,用颤抖的右手,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。

2017年12月17日,在成都,高磊拜访了特等功臣唐章洪。

唐章洪,1951年4月参军,是志愿军第十五军第四十五师第一三五团的一名战士。刚参军时,他只能跟在部队后面走,枪都背不了,只挎4个手榴弹。在上甘岭的一次战斗中,唐章洪8小时内打出了近千发炮弹,双手全烫伤了,血流不止。就在此时,掩体和他都被飞来的土石埋住。庆幸的是,身边的炮架救了他,替他挡住了大部分石头,并留下了呼吸空隙。看见唐章洪被埋,战友急忙赶过来刨开土石,将他抢救出来,背进防空洞。20多分钟后,唐章洪慢慢醒来,他七窍流血,头痛恶心。他却坚持和战友们一起挖出炮身,可炮架已被炸坏。由于伤势太重,他呕吐不止,并再次晕死过去,战友急忙给他灌进一针吗啡,才让他醒过来。这时,接到上级通知,要求再坚持5分钟,他拿着一个光杆炮筒,走出防空洞,站在战壕旁,右手抱住炮筒,以身体为支撑,测定方位,左手装炮,将剩下的20余发炮弹,全部发射到敌人的阵地上。唐章洪用这门炮歼敌420余人。为此,志愿军总部为他记特等功一次。

高磊在老人的述说中,兴奋地摁动快门,老人见他拍照,庄严地敬了军礼。

在高磊的拍摄这些老兵里,有的人失去了手指、手臂,有的没有了双腿,有的与一身弹片相依半辈……还有的已经常年卧床不起,甚至生活都不能自理,连说一段较长的话都十分困难。

可是,当他们面对高磊的镜头时,他们哪怕使尽浑身力气,也要将手臂颤颤巍巍地举过肩膀,完成“军礼”。依旧兵味十足,一生都在挺立的他们,让高磊感受到老一辈不屈不挠的军人意志。看着那一张张“军礼照”,高磊仿佛听见他们当初入伍时喊出的誓言。

一年多的时间里,高磊和他的同仁们走访全国多地,共计15000公里,拍摄的老兵敬礼照片已有300张。

回到沈阳后,高磊开始制作组合照《敬礼,中国老兵!》。如何把照片的背景换成黑背景,对高磊来说是一个难题。他不会使用Photoshop修图软件,只能用简单的软件把背景涂成黑色。

这是一个大工程,高磊用了近半年的时间来修图。最初,修一张图,需要一个小时左右,尤其修到头发时,非常难。他把图片放到最大,一点一点地抠,经常是通宵达旦。妻子常常抱怨说:“能不能陪陪孩子,能不能陪陪我?你看这些老兵的时间,比看我的时间都长。”高磊笑道:“我忙完了就陪你!”高磊在修图时,看着老兵的皱纹,老兵的眼睛,老兵的音容笑貌,他更加感到责任与力量。

到目前为止,300名老兵中已经有11位老人永远地离开了我们。这让高磊不得不加快步伐。

《敬礼,中国老兵!》制作完成后,高磊又有了新的目标,就是再为一千位老兵拍摄敬礼照片。他要用自己的青春,记录那些老去的最可爱的人——我们中国的老兵。

醉红楼手游

溜出去下载安装

三国赵云传破解版

刀塔来了破解版